目前,徐州已完成金山东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等4个路口的智慧灯杆改造。记者 秦源 摄
政协委员的提案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和民意。在年初的徐州两会上,政协委员认真调研,广泛征集民意,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路灯LED节能改造方案的意见》。徐州市城管局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并给予详细答复:节能、高效、环保优先智能路灯,
据了解,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智能路灯,推进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降低财政路灯电费支出,更好提升城市路灯照明效果,实现智能化监控管理,市城管局照明管理中心2020年开始对主城区照明设施进行路灯灯具节能改造。对现有路灯、灯具进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更换升级,更换高效LED灯具。安装了智能单灯控制系统,实现对单盏路灯的智能监控。
节能改造工程一期已完成000盏,二期已完成28000盏。改造后线路电流降低,能耗明显降低,节电效果明显。”
据市城管局照明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路灯是集通信网络覆盖、信息交互、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应急求助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武装”到物联网感知点,满足无线wifi、数据共享、车路协同、交通诱导系统等智能化需求,实现交通标志、通信“多极融合”信号和视频监控。目前,金山东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等4个路口的智慧灯杆改造已经完成。
“试点的4根多功能智慧灯杆,将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信号设施、监控设施、5G通讯、LED大屏幕等设施与路灯杆充分融合,目前已在改造中同步实施金山东路新建多功能智慧路灯34套,中山北路改造新建多功能智慧路灯61套,改造新建多功能智慧路灯51套金浦东路。”
“在安装智慧路灯之前,这些道路上有很多通信杆、信号灯杆、监控杆等,杆子很多,高低不平,架空线路密密麻麻,盘根错节。通过智慧路灯的应用,减少了道路标准路段的灯杆数量,提高了道路景观的整洁度,有效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同时,多灯合一的智慧路灯节约了钢材,电缆敷设在同一条沟渠内,减少了沟渠的重复开挖,避免了重复施工,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为政府。”
该负责人最后表示,今年市城管局照明管理中心将继续加大智慧路灯建设力度。创新机制,着力建设绿色、健康、人性化的城市照明设施,真正提高城市照明质量和综合效益,推动徐州照明事业取得更大发展,用实际行动照亮人民出行之路。(记者 陆鸣)
中国科学家近日在长春展示了他们在灯泡和显示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推广新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为中国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在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47.4%。近期国内城市雾霾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紧迫性越来越高。
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典范,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备受关注。中科院从2013年开始实施“光辉行动”,旨在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据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徐海平介绍,目前我国照明用电占总用电量的15%至20%。新一代LED光源技术的节能潜力非常大。如果在全国推广LED照明技术,可有效节省全国10%以上的发电量。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照明中心主任李金民表示,半导体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截至目前,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4200亿元,节电200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万吨。“辉煌行动”计划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以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为例。如果将其一年生产的LED芯片用于照明,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北京所有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减排。
据介绍节能照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基地,并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消费市场。中国政府对LED照明产业给予了全力支持。2014年中国通用照明产值约1171亿元。LED照明产品国内销售额占照明产品国内总销售额的16.4%,较2013年的8.9%增长约7个百分点。
有人质疑LED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能源。LED照明行业真的是节能行业吗?
“辉煌行动”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机构合作局原局长齐强表示,关键要看产品的寿命。如果说生命短暂,那其实是一个消耗能源和物质的行业。为此节能照明,专家们完成了4种光源20余种灯具的节能寿命测算。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发中心研究员孙强表示,LED照明产品的使用寿命已经成为业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LED光源寿命可达数万小时。目前行业内LED照明产品寿命测试普遍采用美国“能源之星”推荐的6000小时测试,测试周期接近9个月。“这么长的测试方式,仍然严重制约着LED照明产业的发展。”
为此,中科院专家探索出产品寿命快速检测机制,将LED产品寿命检测时间从6000小时缩短至1000小时。
孙强表示,据业内测算,LED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时间每缩短1000小时,将带来20%的经济利润。
LED照明的核心是利用荧光粉吸收蓝光并将其转化为白光。人们关心蓝光是否安全。研究表明,近视问题与光谱有关。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新田表示,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用猴子来测试LED照明对视觉的影响,因为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似。
“实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每项实验都由科学家和兽医组成的伦理委员会监督,猴子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小时,”胡新田说。
据介绍,100多天的测试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传统LED光源对视力是安全的。不过,LED光源对幼猴视力的影响还需要两三年才能得出结论。
“因为LED灯可以调节光谱,我们很有可能找到可以减少近视的光谱。” 胡心天说道。“我们也在研究智能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对视力和大脑功能的影响。”
此外,科学家们还希望未来可以开发出针对不同人类情绪的光源,可以按需发光。科学家们发现,有的灯可以帮助人集中注意力,有的可以让人放松,有的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
“比如,阿尔法波是一种脑电波,当人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时,大脑中的阿尔法波会上升。我们用不同颜色的光对猴子进行了测试。目前的结果表明,暖白光可以使猴脑灯中的alpha波上升,未来如果研制出一种能让人安静的灯,可以用在医院这样的地方。胡心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