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通信行业中期战略报告:5G催化应用,聚焦数字经济和智能驾驶

时间:2023-05-18

1 22年中期战略:科技博弈增量与新信息库

1.1 新基建:在科技博弈中寻找护城河、技术与客户增长

通信行业“十四齐”:新基建、新应用、低能耗是主赛道

2022年,5G基站建设仍处于高峰期。 数据中心在拐点处开始增长。 2023年将大规模建设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心。 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基本形成。 2023-2025 车联网、大规模计算、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发展。

中美科技关系难重回昔日,外围侧翼协同价值高

所有卡都在光刻机里:操作系统、服务器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场景、5G、Li,一应俱全。 5G建设不受影响:99%的通信设备5G基站、光设备、IP等都可以使用28nm。 目前7nm库存充足。 中国的700M复耕不是AAU也不是RRU,也不是mass mimo。 采用5G空口技术,不使用高端芯片。 合作企业有价值:FPGA(紫光国微)、服务器(紫光集团)、物联网场景(华测、移远)等。

东起西落:FPGA与头部设备厂商合作,国产化两年三代进步显着

全球有超过60家公司试图抢占FPGA的制高点,包括英特尔、IBM、TI、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三星等半导体巨头,但最终只有四家美国公司:() ,(Altra,被英特尔收购),(),()。 2019年底占据87%的市场份额(%,Intel-%,%),专利壁垒60+%。 美国的禁令使国内替代不可避免。 FPGA占华为采购量的95%以上,国产替代在所难免。 公司拥有硬件+软件系统+EDA工具和自己的技术架构,与设备厂商的技术协作带来了产品门数的大幅提升和订单量的激增。

智能基础设施:光模块量增价稳,800G与元界同步发力

预计2022年将是高速光学膜块快速增长的一年,200G突破6亿美元,400G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较高。 整体数量超过200万件,单价保持稳定。 降价幅度低于2021年,Meta已经开始需求800G光模块订单,22年会增加。

智能基础设施:半封闭物联网+车联网

交通部正在全国开展车路协同试点。 双向车道投资50万-100万/公里(RSU 7万-8万,雷达30万,边缘计算控制器300-6万)。 应用场景不明确,难以驱动。 自行车智能化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半)封闭道路是最有可能率先发生疫情的场景:港口、码头、物流园区、景区、体育场馆等。2019年9省市13条道路试点,交通部将于2021年底进行总结审查。

智能基础设施:半封闭场景下的设备和平台高度成熟

在B级方案中,一般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或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选配激光雷达。 设备成本,交通信号灯:40k-80k/套,摄像头:6k-9k/套; 毫米波雷达:10k-15k/套,激光雷达:50k-60k/套; 通讯设备:/套; 边缘计算设备:B类200k-900k/台(含算法,价格按摄像头和雷达相互连接的数量计算)。

智慧基建:车联网进入5G+V2X阶段,玻璃镜片需求释放

5G打开车联网新空间,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基于5G网络低时延、高速率的特点,极大推动车联网发展行业。 车联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正面临全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机遇。 车载镜片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光学玻璃镜片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光学镜片广泛应用于下游应用,如车载镜片、VR/AR设备镜片、安防镜片、手机相机模组镜头等,下游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智能流量:资本驱动和切片网络需求,IDC/云加速

互联网巨头投资带动IDC发展: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资本支出持续增长。 未来三年阿里将在云计算上投入2000亿元,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 2021年前三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支出合计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 流量的持续增长增加了对IDC建设的需求:21年底5G网络已实现全国覆盖,目前户均移动流量已超过10G,用户数已超过1.7亿。 正在建设富媒体、ARVR、云游戏平台,逐步实现切片应用。 运营商投资向IDC倾斜将带来增长:中国移动传输投资在Capex中的占比将从24%提升至26.8%,其中IDC/云占16%,约600亿元。 新增约5万个IDC机柜。 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将从58亿增至113亿左右,实现双增长。

1.2 新应用:元界中的三个路径,寻找订单头和业务闭环

元宇宙在所难免:云、NFT、区块链技术成熟,支撑元宇宙加速演进

判断非同质化(NFT)和去中心化(区块链)将在未来2年成熟。 华为判断未来云直播、云游戏、云教育、云体育等都可以支持云化。

核心硬件普及难:屏幕、芯片、传感器占比较高

对于分体式VR设备,主机占据了70%的成本。 屏幕的成本占了近50%,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结构件、PCB&&约占30%。 拆分方案中,主机芯片的主控SoC成本占比2%,用户界面芯片、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价值较大,占比11%。 交互设备(控制器、遥控器、定位基站等)占成本的20-30%。 依次是网络射频芯片、摄像头芯片、传感器等。剩下的就是封装和组装测试成本。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3 智能驾驶:单车智能化+道路数字化=车路协同新基建

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进化,我国正迎来发展良机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海外车企依靠的是动力总成不断研发迭代形成的产品力/品牌力。 格局稳固,自主车企继续追赶。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汽车弯道的良机,智能化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要素。

自动驾驶L2到L3发展阶段,智能科技引领潮流

市场正处于从L2到L3的发展阶段。 IDC发布《中国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数据跟踪报告》,2022年Q1,国内新增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为23.2%。 其中交通信号机,新能源汽车占比35.0%,汽油车占比19.9%。 造车新势力1-3月交车。 智能科技引领。 理想L9配备128线激光雷达、6个8兆像素摄像头、12个声波传感器、HUD抬头显示器、3K车载屏。

整车价值提升,发动机被智能软硬件替代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模块化平台的进一步应用导致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发动机等主流核心技术仍被国外控制,我国低端车的价值和价值不断下降。 电动汽车时代,电动汽车三者,感知系统和芯片是电动汽车的核心。 产品技术快速迭代,整车价值不断提升。

终端:智能网联T-BOX

T-Box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中重要的基础硬件之一,是车联网商用化的关键。 目前,中国乘用车T-Box市场的OEM厂商包括华为、高新兴、长兴、华乐微等。 2019年,华为发布了新一代T-Box平台。 性能大幅提升,具备车辆防盗、门锁控制、车辆状态查看等功能。 目前,华为已经与东风、广汽、上汽等多家厂商展开合作。 量产车搭载华为T-BOX终端。

结束:车联网进入5G+V2X阶段,玻璃镜片需求释放

5G打开车联网新空间,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基于5G网络低时延、高速率的特点,极大推动车联网产业发展. 整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机会。 车载镜片需求持续释放,成为光学玻璃镜片市场主要增长点:光学镜片广泛应用于下游应用领域,如车载镜片、VR/AR设备镜片、安防镜片、手机镜片等相机模组镜头等,下游行业发展前景向好,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结束:道路数字化为车联网提供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

毫米波雷达、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智能感知设备安装在城市道路的路口和两侧,准确检测、感知和采集城市交通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效率和安全性.

Tube:模组出货呈爆发式增长,聚焦PC和车载应用

PC、车载等高价值场景渗透,模组量价齐升。 近年来,物联网模块在消费端和工业端都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随着5G模组应用逐渐成熟,PC、车载等高附加值应用渗透率提升,模组量价齐升。 模块行业壁垒正在形成,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物联网模组行业早期发展无序,以价格战为主的低端竞争普遍。 行业壁垒正在形成,龙头厂商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台湾:数字化之路——概览

道路数字化平台以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核心参与者(人、车、路)为网络节点,通过多源信息感知和融合技术交通信号机,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通信流量和普适计算能力,提供本地和远程综合服务的复杂网络。实现车非车,车非人,车不全与环境有关——无处不在的连接

报告摘录:

金华交通942微信号多少_968交通之声微信号_交通信号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相关信息请以报告原文为准。)

选报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官网

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加速发展。 日前,《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方案》指出,要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全领域示范建设,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 今天的安防系统已经从数字高清时代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由以前的“看得清楚、看得远”,升级到现在的“见得明、见得透”。 智能化改造后的安防设备将为区域安全提供更长久、更高效的保障。

然而,智能安防系统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 华为智能安防领域副总裁王松涛表示,“智能安防系统的运作是先通过智能摄像头采集视野数据,然后将视频图像数据上传到视频云平台,提供高效的视频分析和大数据。 “数据检索服务。最终,通过全面开花的视频云应用系统业务,基于海量数据信息,挖掘分析,智能研判,实现人员车辆关注报警等服务。”

如果说智能安防摄像头是人的眼睛,那么视频云平台就是人的大脑。 两者的相互配合,使整个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了三维视频存储和智能分析能力。 据王松涛介绍,华为视频云平台系列产品可实现视频图像接入、存储转发、视频图像分析、特征检索等功能安防系统,最高可进行8.1亿次检索和4.5亿次数据检索。 而应对海量数据的超强搜索能力,也将为城市智能安防系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车辆收拾找回要注意,然后快速找到走失人员安防系统,为平安城市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