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用于 EFM32 应用的智能恒温器

时间:2023-06-01

概述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帮助用户节省电费,实现更人性化的控制智能温控器,要求温控器更加智能化。 本方案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无线WIFI模块接收网络上的天气预报信息和用户通过网络发送的控制指令,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

红外线感应器感应是否有人在家,如果出门忘记关空调,它会自动关闭空调。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空调启动运行。 这让您在优化能源消耗的同时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能恒温器跟踪用户温度调整和自定义日程习惯,以及通过网络访问天气预报。 自动帮用户设定下一周的调温计划。

体系结构

智能温控器结构框图

主控制器

EFM32是来自挪威Micro公司的全球功耗最低的32位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围接口。 它在活动模式下执行来自闪存的实际代码时每 MHz 消耗 180µA,在深度睡眠模式下消耗 900nA,在关断模式下消耗 20nA。

电容触摸按键

EFM32独特的模组使得用户只需在PCB上使用少量的铜箔就可以实现外围硬件上的触摸电容功能,避免了机械按键开关长时间老化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

液晶显示器

EFM32内部自带TFT驱动,可以直接驱动TFT LCD,让智能温控器可以更清晰的显示更多自定义信息

无线WIFI模块

它是高通公司的 802.11n WIFI 转 SPI 芯片。 在省电模式下,电流消耗仅为5μA; 唤醒时间仅为2.2ms。

方案优势

与传统的恒温控制器相比,智能恒温器实现了智能化、人性化的智能控温智能温控器,可以达到更低的功耗,节省电费。 在优化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今年的 World 上,苹果发布了从 iOS 到 TV OS、M2 芯片等两大系列新品,而这些从软件到硬件的更新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 除了这一堆将影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品之外,苹果这次在智能家居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那就是正式宣布将开始今年晚些时候与智能家居设备兼容。 协议。

据悉,未来亚马逊Echo、谷歌Home、小米米家等智能家居平台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 只要设备支持并遵守协议,就可以通过苹果操作系统中的“家”APP进行控制。 根据谷歌在 I/O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信息和连接标准联盟(CSA)的声明,这个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协议在经历了艰难的考验后,已经经历了九轮设备间的交流一次又一次的出生。 互操作性测试,其1.0版本将于今年秋季发布。

为什么兼容性对 Apple 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具有革命性意义? 其实,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不兼容,是因为使用的通信协议不同。 这些协议,包括WiFi、蓝牙、Z-wave,现在可谓群雄并起。

或许是因为iOS生态的空前成功,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志于在智能家居行业有所作为的厂商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态。 然而,在智能家居多品类的市场中,一家企业想要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全覆盖,并通过自身打造强大的生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一现实,协议诞生了。 所谓CSA是连接标准联盟( ,简称CSA)的前身联盟,于2019年与亚马逊、谷歌、苹果联合创建,将于2021年春季正式登场。作为基于标准的连接标准协议IP,它运行在以太网、Wi-Fi、蓝牙等技术之上的应用层。

该协议可以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连接、控制和数据共享。 这种强大的兼容性也让不同类型、不同设备、不同品牌、不同生态的设备得以互联互通。 实现高效互联。 其结果是,它将打破目前所有智能家居品牌只支持自有协议的局面。

对于苹果来说,该协议无疑是追赶亚马逊和谷歌智能家居生态的“捷径”。 早在 2014 年的 WWDC 上,苹果就宣布了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并承诺将 Siri 带入家庭设备的互联。 当时,在其他厂商还在试图用自研硬件占领市场的时候,苹果作为智能家居平台推出的做法显得更具前瞻性。

然而,即使时隔8年,与亚马逊的Echo、谷歌的Home、小米的米家、华为的鸿蒙智联相比,苹果的生态也只能用“令人咋舌”来形容。 虽然这与苹果智能家居生态发展较晚有一定关系,虽然2014年发布,但直到2015年才迎来第一批硬件产品,Home应用直到2016年iOS 10才出现。用于统一管理支持的二级栏目“家庭”直到去年秋天才出现在苹果官网。

如今,苹果国内官网的产品只有20款智能家居设备,即使是在美国的官网,也不足100款。 不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与苹果对设备的极高要求有关。 合作厂商要想获得“Works with Apple”认证,必须先通过MFi认证。 高安全性椭圆曲线密码加密算法。

对于绝大多数主打低功耗的智能家居设备来说,苹果如此复杂机制的结果就是“小米的功能,苹果的价格”,自然受众自然会受到限制。 要知道,与手机、平板不同,智能家居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生态。 一个全场景的智能家居,是不可能通过几台设备连接万物的。 如果消费者要购买A的智能灯、B的智能门锁、C的网关、D的智能摄像头,往往需要下载ABCD对应的APP,体验显然一言难尽。

一句话,就是设备数量不够的结果,也就是消费者不敢以它为核心来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环境,而小米的米家之所以能够成功智能家居设备,就是支持了上千种设备。 不过,除了苹果的严格要求导致合作厂商较少之外,发展缓慢也与苹果对这个智能家居平台的顶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使用蓝牙 BLE 和 HTTP 协议进行通信。 当与智能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时,通过Wifi和蓝牙直接控制设备,意味着即使没有网络也依然可用。 当位于外部网络时,控制指令通过家庭集线器传输。

简单来说,相比其他厂商的智能家居生态,体验并不突出,只是建设成本更贵,可用的设备也更少。 因此,支持该协议的意义在于,只要非合作厂商的智能家居产品遵循该协议,就可以通过苹果的“家”APP进行控制,相当于不费吹灰之力地扩充其产品阵容。

在协议之下,各大厂商之间的产品兼容性无疑已经达到了极致。 虽然乍看之下各大厂商的智能家居生态之间的差异似乎已经被抹平,但苹果敢于兼容也有自己的底气。 毕竟,与其他需要远程服务器或智能扬声器进行命令传输的解决方案不同,它更强调本地化。

隐私和安全,这两个苹果一直坚持的特性,赋予了它自己的特色。 端到端的通信和本地化是独特的功能,这使其不同于其他智能家居平台。 它不是先向服务器发送指令和设备状态,再发送给设备,而是点对点的IP请求。 路由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瞬时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 所以如果你更关心个人数据,它应该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会兼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智能家居市场过于复杂,苹果此前奉行的围墙花园模式行不通。 但支持并不代表苹果放弃了智能家居市场。 毕竟,作为协议的主要贡献者和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苹果将继续保持对影子厂商的强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