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工业自动化上市公司竞相布局高景气赛道

时间:2023-08-11

数据显示工业自动化,截至8月23日,72家工业自动化设备上市公司中,已有25家披露了半年报。 其中,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3家,占比5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工业自动化企业积极布局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产品。

性能差异化明显

受益于新能源、特种行业等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加速部署,一些上游工业自动化企业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上半年,激光装备制造企业海木星实现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116.29%;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431.47万元,同比增长189.84%; %。 公司电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钣金加工三大领域。 受益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订单规模不断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36亿元,在手订单金额约72亿元。

上半年,敬业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43%;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50.07万元,同比增长181.78%。 报告期内,核工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核工业系列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需求增加,带动业绩增长。

上半年,工业视觉设备公司天准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5.09%;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12.42万元,同比增长41.45%。 天准定位于智能网联领域,提供智能驾驶、车路协同、通用AI计算单元等智能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大多是成本压力造成的。 佩斯林上半年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下降37.2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45.06万元,同比下降62.47%。 报告期内,受国际物流影响,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进度延迟,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利润水平受到压缩。 和康新能源上半年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3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23.42万元,同比下降80.88%。 报告期内,受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影响,公司逆变器系列产品毛利润有所下降。

积极布局高景气行业产品

过去一年,工业自动化企业积极布局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产品。

工业化自动控制系统_工业自动化_工业化自动设备都包含什么

英威腾表示,公司大力发展车载电源、充电桩、数据中心系统、光伏及储能逆变系统、牵引逆变系统等新能源汽车,以及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高景气行业相关产品。太阳能储存。 领域产业布局完整。

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Green 表示,该公司较早完成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技术研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随着技术的成熟,公司产品将从工业机器人领域拓展到数控机床、医疗设备、新能源等多个应用场景。

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工业自动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 和康新能源表示,公司2022年将推出新储能业务并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59%。 天准表示,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为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1.0​​7亿元,同比增长13.15%;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0.61%,同比提高0.82个百分点。 天准围绕人工智能和精密光机电子两大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知识产权布局。

甚至还有上市公司计划通过分拆上市来谋求长远发展。 8月22日,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汇川技术宣布,已启动分拆子公司联合动力境内上市筹备工作。 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旗下专业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电驱动总成)和动力系统(DC/DC、OBC、动力总成)的研发和生产。 汇川技术表示,联合动力独立上市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工业自动化,拓展融资渠道,助力新能源汽车业务更好发展,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联合动力公司。

民生证券认为,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制造业正逐步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工业自动化需求不断加速。 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正在积极谋划开发新能源等高景气制造业的产品。 新产品市场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规模效应不断增强。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芳蕾

5月22日至23日,第十八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聚焦“制造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通过标准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了聚焦先进制造领域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汇聚企业提质增效关键解决方案以及典型智能装备和软件,受到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应用领域的关注,相关领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23名先进代表来自电子等17个领域的制造业核心标准化权威、前沿技术引领者、影响力实践先行者就智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安全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表主题演讲、能源、航天、船舶、机械、机器人、轻工、石化、轨道交通。 600余名行业专家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国际专家深度讲解行业标准及认证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IEC/TC65(工业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智能制造标准化核心技术委员会、国际关键技术组织OPCUA(OPC统一架构,一种基于服务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技术要素方案)、FDT(过程和工厂自动化系统开发标准)、国际智能制造主流参考架构技术组织-工业4.0、智能制造测试认证国际组织TüV Süd、以及未来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需求、理解、控制来自日本价值链振兴协会(IVI)等国际组织对制造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固定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专家参加了讲座。 为行业和用户提供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技术引领制造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等最新信息,推动高水平、高标准科技创新,深化合作。

行业领袖积极探讨热点前沿技术

重点关注智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安全等技术发展方向工业自动化,包括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机械工业仪表及机组综合技术研究所等先进制造技术领军企业代表探讨了数字孪生、可重构精益制造、工业流程供应链、协同优化制造流程、智能工厂 i3 模型和整体数字化车间的能源效率。 规划、新一代工业宽带、非结构化、不确定问题综合处理、端到端信息集成、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感知与协同计算、未来工业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频分复用工业互联网通​​信针对协议、安全综合价值、安全综合评估等热点话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

尖端企业以实际应用谋未来发展

本次研讨会上,一大批在行业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重点行业企业也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研发成果,与观众分享了新技术创新成果,共同探讨了行业如何提升。 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共谋未来发展。

自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引领市场潮流的创新解决方案,并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定制开发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实践领域。 通过差异化的方案设计、高效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贝加莱在塑料、纺织、印刷、包装、机器人等高端机器控制领域赢得了众多标杆合作伙伴。 在流程工业如交通、电力、水处理、建筑等领域也实现了持续增长。

中国中车的智能制造模式实现了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各业务板块、各业务领域的全覆盖。 通过实施3D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球首条柔性转换器生产线,以及自动焊缝打磨、数字化化工装备等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20%以上工业自动化,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3%。 生产效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5%以上。 目前,中车致力于打造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平台推动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实现列车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健康预测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奥德赛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根据不同行业用户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的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约有500家控制系统制造商是奥德赛的用户,包括宝马、ABB、施耐德电气、伊顿电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