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随着以语音交互为核心功能的智能音箱销量的增加,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正在发生突破性的变化。 产业链上的技术服务商、传统制造企业、智能互联平台都在不断寻求技术和模式的新突破——
智能家居市场正在摆脱受欢迎但不受欢迎的困境。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到4570万台。 全球范围内,第一季度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为1.686亿台,同比增长37%。 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超过8.4亿台。
给行业带来突破性变化的是以语音交互为核心功能的智能音箱。 2017年以来,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热度持续上升。 据市场分析机构研究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场,仅次于美国。 2019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达到1556万台,同比增长233%; 销售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49%。
“天猫精灵”、“小爱同学”、“小度”……消费者层出不穷的呼声给智能家居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又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突破提供了怎样的动力?
智能音箱起飞
“今年1月11日,天猫精灵销量突破1000万台。在行业内,智能音箱销量突破1000万台。亚马逊用了30个月,谷歌用了24个月,我们用了18个月,现在,有可接入天猫精灵的智能家居设备超过2000款。”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硬件终端总经理茹毅告诉记者。 百度数据显示,旗下小度智能音箱今年一季度出货量也达到330万台。
“智能音箱的起步量很大,正是因为语音交互产品作为切入点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语音交互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语音识别准确率的提高,让语音交互商业化成为可能。”中心的家庭场景成为了最适合语音识别的试验场。 市场研究公司易观高级分析师王莹表示。
在经历了个人电脑时代的鼠标键盘交互和智能手机时代的移动应用控制后,语音交互真正改变了智能家居行业,让交互成为“刚需”。
市场研究公司IDC中国研究经理潘雪飞表示,语音交互在体验上确实取得了突破。 “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用户的痛点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和服务。交互方式的进步,包括语音、屏幕交互甚至未来的视觉识别和感知,都是在帮助用户提高选择信息和服务的效率。” 另一方面,语音交互的低成本也有利于教育市场,“智能音箱的价格相对较低,用户尝试新设备的成本较低。”潘雪飞表示。
老玩家和新面孔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浙江慈溪,但60%的中国家庭都使用这里生产的电风扇或取暖器。 在慈溪卡地亚电器的组装车间,智能风扇正在被装上芯片“大脑”,成为“听话的风扇”。 “这样一款电风扇的售价是599元一个,今年上半年就卖了2万台,如果没有语音控制功能的话,还要便宜100元。” 卡地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沉泽表示,智能风扇和取暖器目前虽然只是“试水”,但消费升级的趋势客观存在,智能化是转型升级的方向。
家电行业的老牌玩家对智能化充满热情。 但这条路怎么走呢? 王颖告诉记者:“传统厂商希望实现快速转型,但往往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比如最大的门槛就是技术问题,在没有足够研发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品智能化?” 潘雪飞也认为,“中国有足够的制造能力和世界领先的5G、人工智能技术,关键是看技术厂商如何更好地赋能传统企业。”
新的模式正在出现。 在智能家居产业链中,技术服务商成为新的角色。 为卡地亚提供服务的小江物联就是这样的“新面孔”。 小江物联CEO 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慈溪本地客户数量翻了一番,产品出货量增长了30%以上,我们上半年的业绩已经达到了行业的水平。”去年,卡地亚就表示,2016年我们只向他们供应了3万到4万个智能模块,但今年预计供应量将超过10万个。
技术服务商一端连接传统制造企业,另一端连接阿里巴巴、小米等智能互联平台。 “以电风扇为例,一开始阿里巴巴的语音助手不支持定时功能,我们说这是智能电风扇的普遍需求,必须支持。” 如果粉丝摇头的话,如果他想说“左右摇头”,现在不需要了,除非你说“上下摇头”,否则语音助手会默认向左摇头就在你说‘摇头’的时候。”米歇尔介绍道。
“我们升级了之前产业带的合作模式,将核心语音技术模块化,与上游芯片厂商合作,定制生产连接模块、语音模块。通过与芯片、模块厂商、技术方案提供商的合作,这是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精灵产业带”计划。” 茹毅表示,这种新型智能家居生产模式已经在浙江慈溪的电热风扇产业、广东中山的灯饰产业、福建福安的按摩仪产业等中初具规模。 “从产业带的选择来看,需要满足智能化场景的需求,具备语音交互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承受产业升级的额外成本。” ”。
生态“割据”加剧
“阿里巴巴在产业带方面有布局,小米正在培育自己的生态链,其他厂商也选择一些领先的厂商进行合作,但无论什么形式,大家都在构建一个生态圈。智能家居市场不如果一件装备征服世界,它必须形成一个组合品类。” 潘雪飞说道。
阿里巴巴、小米、百度以不同的语音助手筑起了“护城河”,割据之争愈演愈烈。 告诉记者:“我们同时提供阿里和小米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模块是分开的,所以家电厂商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互联平台,甚至支持不同产品型号的不同平台。 ” 在他看来,对于寻求带货的传统厂商来说语音智能家居,诉求相当明确,就是看“流量”在哪里。“天猫的平台是开放的,如果你支持天猫精灵,用户搜索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标志,而且搜索权重也有倾斜,这意味着可以更充分地赋能传统行业;小米生态链相对封闭,门槛也较高,但基于严格的质量控制,小米生态链品牌也成立了,也可以为生态链企业引导流量;百度有搜索流量,流量仍然是转化的基础和前提。
但从下一步来看,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和模式的突破。 “引入流量是第一步,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在单次购买之外持续为传统家电厂商创造价值,真正形成硬件加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在另一方面,服务的附加值将得到转化,这将使未来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进一步多元化、多样化,产品形态进一步融合。” 潘雪飞认为,“另一方面,传统家电尤其是大型家电将持续长期增长,在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将其融入智能生态圈,是智能互联面临的问题。” “平台需要考虑。比如语音智能家居,很多新一代智能音箱都配备了红外控制功能,让人们可以使用那些现有的家电。基本的语音控制功能。”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大屏开发是一门艺术,技术和美学缺一不可! 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就像鱼和熊掌一样,很难兼得。 对于开发者来说,功能的实现很容易,但在样式设计、图表布局、配色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后,效果可能并不令人满意,可能会被客户抱怨发布慢、布局丑、配色差。 一旦面临紧张的工期和需求的变化,开发团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支持多行业,即时交付
针对此类痛点,近日,百度智能云推出了百度IoT仪表板模板功能,提供了大量精致美观、贴合行业场景的大屏模板,极大提升了大屏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送货经验。 此外,如果的用户将“仪表板”发布为模板,还可以获得优惠券和限时免费计费功能等奖励,可谓一石二鸟!
如果说视觉对象的零门槛、拖拽式使用赋予了大屏可视化的发展动力,那么前面提到的仪表盘模板功能则解决了大屏交付的最后一公里,整合了大屏可视化的功能。大屏幕开发。 工作量再次压缩,很多行业实现了即时交付。 开发者不再需要考虑如何布局排版,如何呈现数据。 他们只需要在模板社区中选择合适的模板,在本地进行微小的改动,就可以快速搭建出属于自己的视觉大屏,无需视觉设计和多余的研发投入。 可以轻松完成。
超过 70 个内置可视化元素
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可视化仪表板模板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大显身手,帮助车站、地铁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快速搭建AI智能体温监测平台,展示实时大客流体温数据,定位疑似行人,追踪疫情变化趋势。
在这个关键时刻,监控平台越早交付,疫情蔓延的风险就越小。 使用物资可视化疫情防控模板后,几分钟就完成了大屏软件的开发,不仅第一时间让客户满意,还为硬件调试和数据对接工作节省了更多时间!
上图是一个采用对象可视化设计的防疫监控模板,支持自定义各种字体和图表样式,支持各个可视化组件的动态数据展示,还预设了大量的装饰组件,可以显示多个地方人流量、体温异常人数以及上述数据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趋势,方便决策者研究、判断和控制。 同时,还可以联动后台人群数据库,显示体温异常人群画像等个人信息。 事实上,内置了70+可视化组件,都可以灵活应用于大屏模板,大屏模板可以轻松对接海量设备数据,自动适应屏幕物理尺寸,并且减少大量的手动调试工作。
除了防疫监控,用户还可以在无视“模板社区”找到能源电力、金融证券公司、工控行业的大屏模板。
智慧能源系统适用于能源行业。 通过监测全国不同城市的发电量、用电量、装机容量等参数,动态显示在三维地图上,清晰明了。 地图两侧的各种视觉元素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和需求进行定制。
实时物流监控大屏适合显示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信息智能仪表,包括全国不同地区的配送订单量以及历史订单变化趋势。 如果配合车辆的位置坐标(经纬度)序列,还支持绘制散点或轨迹的一体化地图,一目了然。
三分钟学会
看了这么多大银幕智能仪表,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要制作一个呢?
对象可视化是一种基于图形界面的可视化开发工具。 支持拖拽操作、交互设计器、内置大量可视化组件和仪表板模板,帮助用户无门槛、零编程开发可视化应用。 通过简单的页面配置即可加载公网和本地的多个数据源,减少数据清洗和变形的工作。 同时支持自动多屏适配,使页面和组件的布局能够根据物理屏幕尺寸自动调整。 此外,它还提供一键大屏代码生成,方便开发者将大屏集成到自己的项目代码中。
物联网致力于给用户带来所见即所得的开发体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屏显示、设备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
点击下方视频,三分钟打造属于你自己的视觉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