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我们预计未来3年销售额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p>
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2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 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3.5万台,成为全球机器人需求第一大国。
我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市场刚刚起步,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人工替代和产业升级是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下一阶段机器视觉光源,机器视觉将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对于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尤其是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实现感知和提高柔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中国制造装备大量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机器视觉正迎来更大的应用。目前这个行业的需求量不大,但可能处于快速增长的早期阶段。
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包括:光源、镜头、摄像头(包括CCD摄像头和CMOS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或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监视器、通讯/输入输出单元。
与人类视觉相比,机器视觉具有许多优势。与人类视觉相比,机器视觉在速度、感光范围、观察精度和环境要求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尤其是在有害环境或重复性工作环境中。
机器视觉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眼进行测量和判断。
原理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采集设备,分为CMOS和CCD)将检测到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并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传输到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和其他信息转换成数字化信号。
同时,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提取目标的特征,然后根据判别结果控制现场设备动作。
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是机器视觉的技术演进方向。未来,智能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将通过机器视觉实现自然快速的人机交互功能。获取实时视频流,通过核心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给出最终反馈结果。在这种场景下,生产线或机器人就像人一样,可以与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认知,实现快速判断和决策。
机器视觉需求的增长与自动化水平有关。我国机器视觉产业处于起步期,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重要的原因是高精密制造在中国的应用及其相应的自动化生产线逐年增加,机器视觉正在迅速取代传统的人工视觉。 2010年以来行业整体增速高于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
机器视觉的下游应用广泛,并将继续扩大。目前以电子制造为主,飞机、智能物流等高端制造是新的应用方向。
目前,在国内机器视觉应用的下游,电子制造、汽车、制药和包装机械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电子制造行业是主要的需求来源。随后的飞机制造、烟草、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机器视觉光源,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例如智能物流。